
对于还在纠结究竟养不养狗的人来说,以下这个最新研究无疑是最具说服力:据《广州日报》日前报道,英国科学家最新研究显示,狗狗,这位人类的好朋友甚至有令时光倒流的魔力,养条狗能让主人年轻10年。英国圣安德鲁斯大学地理和地理科学学院研究员冯志强表示,甚至不需要把主人遛狗所步行的距离考虑在内,只是单纯养一条狗,就能令主人充满活力,宛如年轻十年。冯志强的研究报告发表在最新一期的《预防医学》杂志上。他在对547名平均年龄为79岁的老年人进行跟踪观察后发现,养狗的老年人焦虑和忧郁的迹象很少。此外,养狗的老年人活动量比其他老年人多出12%。
众所周知,保持年轻无非两点:身体健康,心态好。而这两点,狗狗都能够帮助犬主达成。它们不但是极好的伴侣动物,还是极佳的“督促运动小能手”。
督促犬主完成每日运动量
报道称,如果家里养一条狗,主人的运动量约等于一个比他年轻十岁的人的水平。冯志强说,“也许养狗不能直接把你的寿命延长十年,但是这样做能带来大量的好处,因为养狗能令你保持早起、多做户外活动、多和人互动等健康习惯。”—研究发现,人在老年时保持运动习惯,能够延缓一系列疾病特别是肌肉和骨头疾病的发生,并且能令人的精神状态保持健康。
对于生活在城市里、严格按照朝九晚五的时间表作息的人来说,有太多理由拒绝运动:上班太累,身体吃不消;应酬太多,挤不出时间;健身房太远,交通不便;天气不佳,明日再说……但诸如此类的理由,在狗狗要外出“交水费”或者“放下二两”的时候,皆为浮云。尽管大部分狗狗经过训练都能够养成正确在家里解决二便的技能和习惯,但这并不能阻挡它们那颗向往自由的心在特定的时刻发出让犬主动容的呐喊:求出门!求四处撒野!
据说狗狗的智商相当于三岁的孩子。因此,对它们而言,尽管要学会看钟看表仍有难度,但看天辨时间并记住两个节点完全不在话下:饭点,放风点。举个例子,如果犬主在一段时间内每天晚上八点给狗狗喂食,那么,如果哪天晚上7点55分犬主还无准备晚饭的动作,狗狗一定会哼哼唧唧地在犬主身边转来转去以示提醒。外出亦一样,如果狗狗认定犬主到家稍作歇息后就会带自己出门,那么它也一定会在掐着点来告诉你,它想外出了。也许在这个时间点上它的大小二便还不是很急,但它那颗想外出撒野的心已经躁狂得让它难以自持。
不过,狗狗喜外出散步运动,并不代表着它们天生外向,仅仅代表着,被迫生活在两室一厅甚至更小的空间里的它们,无法发泄过多的精力,生来就是运动健将的它们,亟需外出以消耗这些精力,若空有一身好功夫好体力却长期被压抑,狗狗或情绪抑郁甚至患上心理疾病。
因此,基于对狗狗健康负责的考虑,不论犬主的日常行程安排得多满,都必须每天至少挤半小时带它们外出或者玩耍,而这,在很大的程度上也督促了犬主完成自己的运动量。健身教练和医生都建议人们每天至少腾出半小时来运动、活动筋骨,而大部分人们无法单靠意志力来完成的时候,狗狗会是最好的敦促犬主运动的存在 —此前已有研究指出,狗狗有利于人类减重,实验将需要减重的人分成两组,犬主和不养狗的人,结果发现,在其他条件一致的情况下,同样的时间里,犬主要减下更多的重量,而且,整个减重过程里,犬主心情要远远优于没有养狗的人。
帮助犬主保持心态健康
以上不难理解。因为,一个人的运动总是枯燥乏味,难以为继,有狗狗相伴则不一样,在和狗狗一起运动的时候,人们的关注点不会在“运动量”、“卡路里”上,而是在狗狗身上,互动中的乐趣转移了人们的注意力,减重过程变得更轻松有趣。
事实上,狗狗给人们的心情带来的正面影响,远远不仅仅在运动这一点上。作为伴侣动物,它们能给人类以情感上的慰藉,对主人保持良好心态大有裨益。上文提到的最新研究指出,一般来说,养狗的人不容易抑郁。狗和主人之间的感情联系有助于主人保持健康心态。而且,在遛狗的时候,主人更容易和其他人互动。
狗狗给人带来的心理安慰无需赘言—越来越多的狗狗走上“狗医生”的岗位,帮助治疗孤独症或者其他心理疾病。那些暂时无法对他人打开的心,狗狗能够帮助缓解其对社交的焦虑和恐慌;那些难以对他人启齿的事情,狗狗会是最好的倾听者。此外,如果你不擅长和陌生人打交道,不知如何和邻居打开话匣子,狗狗也会是最好的“中间人”和话题,只要它足够礼貌、友好,它会给你带来一个同样礼貌友好的社交圈。
每个人都需要面对孤独以及其所带来的伤害,但狗狗的存在,将极大地缓解和稀释这种伤害,帮人保持良好的心态和心情。这也是为何同龄的老人里,犬主要比不养狗的人年轻十岁—“笑一笑,十年少”的道理我们并不陌生,只不过,这次通过实验,科学家告诉我们,有狗狗的帮助,我们更容易做到。